关键词
两株黄河三角洲植物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作者: 许言超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植物  真菌  次生代谢产物  抗生活性  
描述: 单体化合物,从菌株OUCMDZ-2784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1–13),从OUCMDZ-2757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14-28),综合利用质谱(MS)、核磁(NMR)、紫外光谱(UV)、红外光
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底浅表层典型灾害地质类型发育机制及其分区
作者: 李平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海底浅表层  灾害地质类型  发育机制  聚类分析法  
描述: 海域灾害地质分区研究,从黄河入海水沙通量、海床稳定性、海洋水动力和底质沉积物类型与分布4个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分区结果的合理性。取得如下主要结论:br (1)基于浅地层剖面和侧扫声纳声学图谱的解译分析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表层土壤矿物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作者: 缪雄谊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滨海湿地  土壤  元素  矿物  
描述: :(1)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中矿物组成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伊利石为主,其中石英、长石矿物组合特征接近黄河沉积物,是继承了黄河中游地区第四系沉积物特征的结果,而在继承黄河沉积物矿物特征的同时,由于强烈
波浪作用下黄河三角洲海床失稳机制与评价方法
作者: 王虎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海床  失稳机制  定量评价  波浪作用  
描述: 的海底地质灾害评价和海上风电开发。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br (1)波浪作用下海床孔隙水压力机制与计算。基于水槽试验实测数据,揭示了岩土材料的等压屈服特性、剪胀性和波浪引起的附加应力路径的重要影响。分析
晚更新世以来黄河三角洲的沉积相划分及环境演化研究
作者: 龙跃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晚更新世  沉积相  环境演化  
描述: 三角洲位于海陆交互地带,对气候、海平面波动等变化较为敏感。大量第四纪沉积学研究表明,沉积记录中保存着其形成时期的气候和环境信息。对黄河三角洲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的判别和信息提取,是理解三角洲沉积演化过程的重要前提,揭示了三角洲演化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同时为三角洲地区的开发利用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依托项目《我国典型海岸带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及脆弱性评估研究》子课题《气候变化影响下典型海岸冲淤过程及演变趋势》,选取位于现行黄河流路与1996年以前现行黄河故道之间潮间带的QSG孔为重点研究对象,利用岩性描述、粒度分析、体积磁化率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有孔虫分析以及AMS14C测年等综合分析,对QSG孔进行了沉积相划分,从中识别出河湖相、潮坪及滨岸沼泽相、浅海相、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相,并结合三角洲地区其他钻孔资料综合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为黄河三角洲的环境演化补充了资料。晚更新世以来黄河三角洲地区QSG孔位置可划分为从上至下六个沉积相:第一沉积相:1.8-3.3m三角洲平原相;第二沉积相:3.3-8.92m三角洲前缘相;第三沉积相:8.92-17.92m前三角洲相;第四沉积相:17.92-20.49m浅海相;第五沉积相:20.49-24.22m潮坪及沼泽相;第六沉积相:24.22-32.10m河湖相。本区环境演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4.22-32.10m):反映了末次盛冰期末期低海面时期,海平面达到最低,本区发育河流和湖泊沉积。随后,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在全新世海侵刚开始时,本区的河流和湖泊作用仍然为主要作用,为干旱的氧化环境。第二阶段(20.49-24.22m):本阶段为冰后期海侵沉积,全新世海侵过程开始,海平面上升,海水逐渐侵入滨海平原地区,本区发育潮坪和滨岸沼泽沉积,沉积环境复杂。第三阶段(17.92m-20.49m):为高海面时期,距今7000年左右,随着海面的持续上升,该地区逐渐被海水淹没,呈浅海环境。距今约6000年海平面达到最高,且海平面上升速率下降,保持稳定。其间本区的海水水深加大,且同时还原程度增强,本区为陆架浅海环境。第四阶段(1.8-17.92m):为高海面稳定时期,对应1855年以来形成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海平面基本保持稳定,黄河改道后带来大量泥沙在河口外堆积,形成水下三角洲,先后发育前三角洲沉积,三角洲前缘沉积,黄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显示为氧化—还原环境交替。研究结果表明晚更新世晚期以来黄河三角洲的环境演化对海平面的变化有所响应。结合本区已有的钻孔研究结果,基本形成了黄河三角洲由陆向海发育演化的连续系列,为研究该区域海平面变化和环境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黄河三角洲典型湿地表观土壤呼吸通量及有机碳矿化动态模拟
作者: 贾红丽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湿地  表观土壤呼吸通量  有机碳矿化  影响因素  
描述: 本文以黄河三角洲两种典型湿地—芦苇湿地(P)和光板地(NP)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9月、2013年1月、4月和7月采用动态气室-红外CO2法对湿地表观土壤呼吸通量(Flux)进行了24小时动态监测
黄河三角洲高分辨沉积记录及其对河道变迁和重大人类活动的响应
作者: 任寒寒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高分辨沉积记录  河道变迁  调水调沙  人类活动  
描述: 黄河中下游以淤积和善迁徙为特点,自1855年黄河入海位置由黄海改为渤海以来,尾闾进行了十余次大的改道。除此之外,为抗洪防涝等,还进行了修堤建坝、人工改道、调水调沙等一系列人类活动。而作为黄河在入海口的沉积体,黄河三角洲能够最为敏感的反应黄河流域环境的变化,并对此留下记录。因此,建立黄河三角洲高分辨沉积记录,并研究其对河道变迁和重大人类活动的响应,对于黄河流域的规划治理、黄河三角洲的油气资源开发与国土整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取自黄河三角洲的六根短岩芯和一根长岩芯的粒度、灰度、地球化学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建立了黄河三角洲高分辨沉积记录,并研究了岩芯中河道变迁与调水调沙的沉积记录,研究表明:本研究区沉积物均以粘土质粉砂为主,砂含量最少,粉砂最多;频率分布曲线表现为单峰、双峰、或三峰,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平均粒径多在6.5Φ~7Φ之间;岩芯的灰度值与粒度呈正相关,沉积物的X光图像可以反映出沉积物的粒度变化以及生物扰动情况,对于建立高分辨沉积记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六根短岩芯中,Si和Na元素之间一般具有正相关性,且与粒度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Al,Fe,Mg,Mn,K,Cu,Ni,Pb,Zn等元素之间也一般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并与粒度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P、S、Cl等元素之间相关性较好,但它们与粒度的相关性很弱。但在B45中,所有元素与粒度之间的相关性都很差。通过对B45沉积物中常微量元素进行R型因子旋转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常微量元素主要受粒度、人类活动、生物组分和沉积物中残存盐分等的影响。岩芯沉积物粒度组成和210-Pb曲线是判断河道变迁的有效指标。黄河入海口的变动导致该处沉积物岩芯中210Pb曲线复杂化,以河流进积作用为主的情况下,呈现随深度逐渐衰变的特征;而在沉积物再悬浮沉积区,210Pb活度的分布往往会出现混合或倒置。黄河入海口变化导致沉积物粒度组成的相应改变。在河口入海处,三角洲以进积作用为主导,形成了细粒—单峰—正偏—分选好粒度类型(类型I),反映了三角洲亚环境的特征;当黄河入海口改变时,原来的三角洲沉积区进入侵蚀、改造时期,波浪作用占主导地位,形成了相对粗粒—双峰—正偏—分选差的粒度类型(类型II)。黄河口近岸短岩芯记录记录了1976年、1996年两次黄河入海口的变迁,其中A11(于12.0cm处)、A19(于14cm处)沉积特征的突变记录了1996年黄河从清水沟改道清8汊入海的改道过程,A25(15.5cm处)岩芯则记录了1976年从刁口流路改道清水沟入海的改道过程。1855年黄河北归的事件在距离河口较远处的B45岩芯(于190cm处)得到了较好的记录,导致沉积物粒度的明显改变,并与测年结果相吻合。黄河调水调沙重大人类活动在河口沉积岩芯中亦有体现,导致沉积物粒度组成和元素组成的改变,见于A11岩芯2~4cm处以及A18岩芯中1.0~2.5cm处。
两株黄河三角洲耐盐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作者: 廖庆云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耐盐微生物  耐盐真菌  黄河三角洲  次生代谢产物  活性  
描述: 纯化,从两株真菌的发酵产物中共分离到22个单体化合物,结合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波谱学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最终鉴定17个化合物结构(1-17)(结构见图1)。结构类型分别为2个内酰胺类(1、2),7个二酮
黄河三角洲的海岸变迁与控制因素研究
作者: 罗小桥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海岸变迁  河流来沙  海岸工程  泥沙运移  
描述: 过程中的控制因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海岸线变化规律:黄河入海流路行水期间,河口和邻近海岸得到来沙补给,海岸向海淤进,北部(钓口流路)和东部(清水沟流路)河口海岸线淤进平均速率分别可达6.49km
黄河三角洲钓口流路叶瓣演化规律
作者: 刘玲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钓口叶瓣  河道变迁  岸线演变  冲淤变化  
描述: 黄河三角洲是胜利油田和东营市的所在地,加强对黄河口古河道及三角洲叶瓣演变的研究,有助于油田开发、工农业生产和地质灾害的防治等工作的开展。1964年黄河人工爆破由神仙沟流路改行钓口流路,到1976年改道清水沟流路使该河道废弃。本文利用多年的遥感影像、水深数据等资料,对1964年至今的钓口叶瓣岸线、河道、潮沟和水下三角洲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综合研究黄河三角洲钓口叶瓣的演化规律,完善对三角洲叶瓣演化规律的认识。本文从遥感假彩色合成影像上提取了钓口流路28年的古河道、潮沟与低潮线。低潮线是陆上三角洲和水下三角洲的分界线,故采用低潮线为钓口叶瓣岸线来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岸线间距离和面积变化规律的研究,将钓口叶瓣岸线演变分为1964年汛期是填湾取直阶段、1964年到1976年快速淤进阶段、1976年到1987年快速蚀退阶段、1987年到2011年进入相对稳定的缓慢蚀退阶段、最后的阶段各年间岸线时进时退略有往复,总体趋势为蚀退。将1964年到1976年钓口流路行水河道演变划分为5个阶段:1964年汛期为漫流海湾充填阶段,河道形态各异,水流滩槽散乱多变,心滩密集;1965年归股、河口突出阶段,河道数量相对1964年减少,归为主要的几股;1966年到1972年单一顺直阶段,所有分散的小河道断流,统合为一条主河道;1972年到1976年决口分叉阶段,主河道由于泥沙的淤积,被迫在弯道处决口分出支流;1976年河道废弃阶段,人工改道水沙供给停止,潮沟发育。根据多年实测水深数据,对钓口叶瓣水下三角洲平均水深和冲淤量进行计算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将水下三角洲演变划分为五个阶段:1964年到1976年行水期水下三角洲快速堆积阶段,水深快速变浅,坡度变大,水下三角洲发生大规模淤积;1976年到1980年废弃初期快速冲刷阶段,水深加深较快,坡度略为减缓,水下三角洲被侵蚀速率较快;1980年到1989年缓慢冲刷阶段,水下三角洲被侵蚀速率减缓;1989年到1999年冲淤相对稳定阶段,冲淤量基本相等;1999年到2009年继续侵蚀阶段,侵蚀速度相对上一阶段有所增加。
< 1 2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