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秋冬季水鸟群落组成与生境关系分析
作者: 孙孝平   张银龙   曹铭昌   朱书玉   单凯   来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水鸟  群落组成  物种多样性  生境类型  
描述: 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秋季迁徙期和越冬期水鸟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共包括8条样线40个观测点。结果表明:(1)秋季迁徙期共记录水鸟6目14科54种
丹顶鹤多尺度生境选择机制: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为例
作者: 曹铭昌   刘高焕   徐海根   来源: 生态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丹顶鹤  尺度  生境选择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描述: 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在第1等级水平,景观尺度因子与微生境、斑块尺度因子之间的联合效应大于独立效应,景观尺度因子的独立效应大于微生境和斑块尺度因子;在第2等级水平,景观尺度上的景观组成因子重要性大于景观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格局空间优化模拟
作者: 龚溪   曹铭昌   王东升   乐志芳   孙孝平   徐海根   来源: 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  模型  LUPO  空间布局优化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  
描述: 空间优化模型能够实现多管理目标下的土地利用格局空间优化,为管理者制定保护政策提供参考。该文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基于保护区的多目标管理需求,设计了3种用于协调丹顶鹤生境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情景模式,并采用土地利用空间优化(land use pattern optimization,LUPO)模型,模拟实现了不同情景模式下的保护区土地利用格局空间优化配置。模拟结果表明:情景A通过将光滩和芦苇滩等转为丹顶鹤喜好的翅碱蓬滩涂和柽柳-翅碱蓬滩涂,实现使丹顶鹤适宜生境面积增加30%的生态效益目标,但年经济收益增幅仅为11%;情景B通过将农田、芦苇滩和光滩等转为年经济效益更高的虾池,使区域年经济效益增长54%,但丹顶鹤适宜生境面积变化较小,生境更为破碎化;情景C通过将光滩等转为翅碱蓬滩涂,将农田等转为虾池,分别使丹顶鹤适宜生境面积增加24%和区域年经济效益增长41.3%,是一种双赢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保护区土地利用格局空间优化,协调物种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但需对模型结构和参数进一步优化设计。
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 宋创业   刘高焕   刘庆生   曹铭昌   黄翀   来源: 生态学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植物群落  环境因子  双向指示种分析  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描述: 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和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的方法,对典型河口滨海湿地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类型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34个样方可划分为7个群系,即刺槐群落(Form.Robinia pseucdoacacia)、荻群落(Form.Miscanthus saccharifleus)、翅碱蓬群落(Form.Suaeda heteroptera)、獐毛群落(Form.Aeluropus sinensis)、芦苇群落(Form.Phragmites communis)、柽柳群落(Form.Tamarixchinensis)和白茅群落(Form.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类型的划分主要反映了微地貌所决定的地下水埋深及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在影响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因素中,环境因子解释的部分占45.2%,空间因子解释的部分占11.8%,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交互作用解释的部分占2.23%,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未能解释的部分占40.8%,这部分主要反映了群落自身互作及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水禽生境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
作者: 朱明畅   曹铭昌   汪正祥   徐海根   雷军成   吴翼   赵军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GIS  MaxEnt模型  生境适宜性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描述: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MaxEnt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2013年~2014年水禽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大天鹅(Cygnus cygnus)作为指示物种,开展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水禽生境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MaxEnt模型结果表明:到翅碱蓬滩涂距离、到柽柳-翅碱蓬滩涂距离是影响丹顶鹤越冬生境选择的主要环境变量,其综合贡献率分别为63.5%和23.3%;到芦苇沼泽距离、到黄河距离是影响东方白鹳繁殖生境选择的主要环境变量,其综合贡献率分别为68.8%和18.0%;到水源距离、到盐田-虾池距离、到芦苇沼泽距离3个环境变量对大天鹅越冬生境选择有重要影响,其综合贡献率分别为48.4%、21.1%和15.6%.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禽生境"适宜"面积为20 291hm2,"较适宜"面积为6 103hm2,分别占保护区陆域面积的17.8%和5.3%,主要集中分布在保护区南部的大汶流管理站和黄河口管理站.空缺分析表明:保护区内存在2个比较明显的保护空缺,即大汶流管理站人工湿地恢复区域、黄河口管理站东南部区域.为有效保护水禽生境,建议加强保护区湿地生境监测、评价和规划,以及对人为干扰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基于多尺度的丹顶鹤生境适宜性评价: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为例
作者: 曹铭昌   刘高焕   单凯   侯银蓄   王明春   李东来   申文明   来源: 生物多样性杂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Grusjaponensis  尺度  生境适宜性模型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描述: 尺度是生态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基于多尺度更能抓住物种-环境之间关系。生境适宜性模型可以定量并多尺度研究物种-环境关系,被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生境适宜性评价中。本文以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为研究对象,以其迁徙和越冬的重要地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应用二项逻辑斯谛回归模型,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10-1,500ha之间,通过变换空间尺度大小构建了10个空间尺度下丹顶鹤生境适宜性模型。通过检测尺度对模型构建的影响,选择最佳模型开展丹顶鹤生境适宜性分析和评价。尺度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子的拟合能力和模型的预测精度均存在尺度效应,空间尺度为50ha时的单尺度模型为最佳单尺度模型,多尺度模型优于所有单尺度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丹顶鹤适宜生境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5%以上,且大部分适宜生境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南部,自然保护区北部由于缺乏淡水来源,适宜生境较少。为有效保护丹顶鹤生境,建议加强保护区湿地生境监测、评价和规划,以及对人为干扰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