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赵季平在电影音乐中的民族情结分析
作者: 伍婷婷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赵季平  电影音乐  民族情结  电影文化  民族文化  创作风格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音乐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昌盛时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赵季平是跟随中国历史巨变的时代步伐走入大众视野的著名音乐家,他积极吸收和运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以及现代电影音乐中的创新思想及手法,与第五代导演们一起,共同构筑了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新时代。赵季平的电影音乐充分运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继承和发展中国民间艺术,如在多部电影音乐作品中融入陕北民歌、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京剧、秦腔等,深得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中国的音乐文化与电影艺术融合在一起,用音乐语言传达中国民族文化。巧妙地发挥了电影音乐符号的作用,极大地传播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在对赵季平的电影音乐研究文献中,作曲技术层面的研究,一直是众多研究者讨论和研究的焦点,并且已有学者取得了颇多成果。但是,赵季平电影音乐的成功有仅仅在于作曲技法的娴熟,他的成功更得益于对传播音乐民族化艺术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从赵季平的生平简介开始,继而分析探讨也赵季平在电影音乐中的民族情结的根源所在。赵季平从小生活在陕西,生长在黄土地特有的民族文化氛围中,长期以来受民歌、戏曲的薰陶,民族民间音乐对他来说,远不止是丰富的素材积累,已沉淀为人生的印迹和感情的流波,溶解为作曲家音乐话语体系中稳定的基因。他的影视音乐以秦腔和秦地民歌为主,广泛采撷了京剧、吕剧、豫剧等近20个地方的戏剧和民歌,许多影片以民歌和戏曲贯穿始终,沉淀为作品的底色和风格。赵季平的电影音乐既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又富有多元化的创作风格。其民族特色主要体现在对电影音乐形象的塑造和对声音的本体——民族音色的使用。人物性格的刻画在电影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赵季平在创作过程中,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基调、个性及其时代的、民族的、地方的特色,充分运用自己所采集来的声源和民族素材,创作符合其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的主题音乐,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富有个性的、鲜明的音乐形象,最终实现共同深化影片主题内涵的作用。赵季平在音色选择和使用上也极富创造性,以民族乐器为主要音色,同时将西洋管弦乐器融入到电影音乐中,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与影片构思和风格相协调、吻合,西洋乐器的音色特点则赋予了影片时代气息。赵季平多元化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其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上,赵季平将陕北民歌、地方戏曲及国粹京剧,把黄土地音乐及国粹艺术特有气质和风采,通过“电影”这个载体带到了全世界。赵季平坚持自己一贯的普及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准则,以自己对民族文化及音乐的感悟和独立阐释,进行着传承和创新,并且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赵季平在创作方面,尤其注重音乐与电影情节的发展始终保持着一致的哲理性和逻辑性。赵季平的音乐不仅只是亦步亦趋地与画面内容同步,作为画面的填充和陪衬,更多的是为了突出反映画面所没有的更深刻的内涵。从而通过电影音乐引发观众对影片所蕴含的哲理意义的积极思考和审美体验。赵季平与第五代导演们是亲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动荡的,他们的作品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进行批判的同时,又像上一年代的所有中国知识分子一样,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美学怀有极深的民族情感。坚守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民族精神和可以再生的审美经验。使观众在厚重的历史空间驰骋的同时,更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这些表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音乐主题及中国传统乐器的使用已成为影片中的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赵季平的成功已远远超越了电影圈,这些作品已成为当代中国电影文化界的象征,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符号。本文主要从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艺术道路、创作理念、民族特色及多元化创作风格、作品的美学价值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 1
Rss订阅